《水底情深》The Shape of Water
目前分類:影評 (19)
- Mar 12 Mon 2018 14:57
影評《水底情深》The shape of Water——在愛情裡面我們都一樣
- Oct 13 Fri 2017 13:21
《德布西森林》退回原始與自然對話,不同的角度認識台灣
《德布西森林》 桂綸鎂飾演的女兒與陸弈靜飾演的母親之間的互動,親情間的愛表現在細節的動作上顯露無遺,導演喜歡利用鏡頭帶離人物再回到人物,營造出遼闊,以及交錯迷惘的感覺,甚至有點你追我躲的趣味,文本敘事上只有一個目的性「知道為什麼她身在此處」我想這與女兒一開始脆弱無助的精神狀況相互呼應,我為什麼在這裡?還有抽象夢境的手法,作為隱喻性,一開始就告訴閱聽眾,女主角深陷在愧疚的情緒,亟欲找出口,並以這個不為人知的過去推動劇情,我覺得敘事上,稍加可惜的地方是,結果可以與開頭呼應,作更多抽象性的表現手法。
- Oct 08 Sun 2017 06:08
影評《我的蛋男情人》在忙碌的生活裡,期待幸福
「每次打開冷凍庫,看到裡頭,那一包一包,冰得硬硬的食物,我就覺得好安心」
- Aug 07 Mon 2017 09:11
新聞人【N分享】影評》謝晉元/同床異夢的台北故事 《青梅竹馬》嘗遍社會現實
- Jun 10 Sat 2017 17:13
影評《神力女超人Wonder Woman》優質爽片,妳為什麼想當一位英雄?
《神力女超人Wonder Woman》是D.C世界既超人所設立的宇宙觀(DC擴展宇宙DC Extended Universe or DC電影宇宙 DC Cinematic Universe),目前華納兄弟的表現給予觀眾的評價兩極的原因,歸咎於商業化的電影手法,製片將心思花費在音樂及華麗的畫面與動作特效之上,而讓劇本的層次與深度變得簡陋,演員以及角色本身都不能夠讓該角色立體化,簡而言之,角色個性十分不鮮明,而這類的英雄片就淪為大家口中的爽片,透過精彩的預告片,華麗的特效與動作,以及消費觀眾對於角色的喜愛吸引大量的消費者。
- Apr 22 Sat 2017 00:56
影評《聲之形》一個交朋友的故事
電影名稱:聲之形 英文:A Silent Voice
- Apr 08 Sat 2017 07:11
短評《分裂》Split,未知的恐怖
原本以為只是單純的爽片,但是電影開始的短短五分鐘卻已經將我的眼球抓住,導演的敘事方式以及劇本獨特而迷人,以分裂為名可是主角卻是另一個受害者,商業廣告的宣傳手法也大肆的放大我們的主角具備13個人格,可是電影卻已揭露的方式帶我們認識這位人格分裂的患者─凱文,這種策略十分的成功,我們進電影院時的預期感都已經很強烈了,這般落差感給人緩衝的時間,原本快速的大腦也暖了下來,能夠讓我們進入並接受故事。
- Feb 25 Sat 2017 03:05
影評《樂來越愛你》La La Land 一段視覺與聽覺的高級饗宴
- Nov 18 Fri 2016 15:59
影評《比利●林恩的中場戰士》Billy Lynn's Long Halftime Walk,你是不是也找尋找自己的位置?
這次再次來欣賞李安的作品,我一直都很崇拜李安,雖然看過李安的作品也才3~4件,但是李安在作品上明顯地發現他對自己的突破,還有敘事的細膩,比利林恩的中場戰士,在述說主角在一場的伊拉克戰爭中,保護隊長對抗敵人的畫面被敵方的攝影機捕捉到,回國後便成為美國大眾的英雄。熟悉李安的影迷們,應該也對李安的作品有一定的熟悉,本次的作品也符合李安一貫的敘事手法,沒有高潮,而是一波一波淡淡的著墨,並在尾端留下雋永的茶香,供人回味。
- Oct 20 Thu 2016 02:28
影評<窒友>Breathe(Respire),令人窒息的關係
- Oct 05 Wed 2016 20:38
《金錢怪獸》Money Monster,食人媒體?還是食人企業? 我認為是食人的社會
以新聞的節目為窗口,並以主角Kyle為契機,意外地揭發了企業老闆幕後遭縱的股市波動,謀取暴利。金錢怪獸在電影中,為新聞所設立的一個具高人氣的經融新聞,藉由消息與股市調查來提供投資的資訊,甚至包含了主觀的建議。故事由一名男子Kyle拿槍與炸彈劫持節目而拉開序幕,男子為本期股市下跌的受害者,雖然這在投資市場再平凡不過,但對主角Kyle來說,那「一點」錢就是他所有的財產。他對新聞業者提出控訴,責備他們提供錯誤的訊息,並想知道究竟是誰從中作梗。
- Sep 20 Tue 2016 00:16
我眼中的凱妮絲愛弗丁,再平凡不過的女英雄。
有人說為什麼凱妮絲會成為學舌鳥,一切都是為了保護小櫻嗎?我不這麼認為,
- Sep 19 Mon 2016 00:02
《魔女嘉莉》隨著時代改變卻未曾消失的霸凌,HOW DO WE DO ?
- Sep 18 Sun 2016 20:52
《大賣空》,從歷史中習得教訓,貪婪引起的悲劇。
- Sep 18 Sun 2016 04:34
優質台片,《共犯》冷漠的可怕,新媒體所面臨的社會問題
- Sep 17 Sat 2016 15:38
關於我對夢想的侃侃而談,《AINTA》對我劃下的感動(推薦電影)
- Sep 17 Sat 2016 00:53
《丹麥女孩》The Danish Girl,愛與自我的差別與界限。
在電影開始前一直做心裡準備,要自己放下武斷與偏見,畢竟男主角在我印象中一直是超帥的,偏偏演丹麥女孩就讓我覺得有很強大的反差感,自從Eddie飾演主角霍金的《愛情方程式》後,我徹底愛上了他的演技,丹麥女孩也讓我備感驚艷,同時也再次提醒我妝的重要,女主角的憔悴還有男主角整個一出場的中性造型,一個不完美卻又完美的雀斑(那應該是雀斑沒錯吧),成功模擬出角色鮮明的形象。
- Sep 17 Sat 2016 00:11
我就要你好好的《Me Before You》,該如何生活?該如何去愛?影評
- Sep 16 Fri 2016 14:01
《寵物當家》The Secret Life of Pets 闔家歡樂的可愛動畫 (影評)
環球影城繼馬達加斯加( Madagascar)、神偷奶爸( Despicable Me)、小小兵( Minions)後推出了寵物當家(The Secret Life of Pets),宣傳片引起了一陣討論的風波,在評價一致極高的動物方程式(Zootopia)之後推出的有關動物自主想法的題材,自然觀眾會有所期待跟想法,動物方程式成功了帶起了觀眾的省思,對於刻板印象引起的偏見與歧視,造成社會角色中角色形成改變上的困難。
我覺得性別天花板現象深刻的刻畫了這種因為性別歧視而在職場上的壓力,彷彿想向上爬有天花板壓迫著自己一般,而顯然的,這種壓迫感並不是只限於在男女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