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恐怖故事<心得>
第一季的時候,以一間凶宅為主題,
任何死於宅邸裡的靈魂都將被困在屋內,
死者的遺憾 不甘 憤怒哀傷
都將化為一道斬首刃,步步逼向一個又一個屋主。
主軸故事圍繞在這一家,
丈夫是偷腥的心理醫生,妻子流產後陷入悲痛,
女兒叛逆,因為母親沉陷於失去孩子的傷痛
而忽視他,父親又背叛了他的妻子,
而與父親隔閡,對於母親依舊待在丈夫身邊
覺得她懦弱。他認為自己的想法不被在乎,
他拒絕成為一位父母期望自己所成為的樣子。
我想這就是大部分的人會做的,
因為受了傷,而為了報復,為了也傷害他人,
拒絕成為別人心目中的模樣。
我們稱 青少年在此情況歸類為“叛逆期”,
而超越青少年的年紀呢?“ 反社會” 。
或許我們只是不願意面對我們的問題,
而為別人套上病症的名字。
心理醫生從來沒辦法治療你,他只能減緩你的
壓力 痛苦,如何戰勝心魔最終還是自己。
我們總是把自己的生活過度的科學化,
數據分析,這或許就是人與人越加冷漠的原因。
在我看來許多時候這只不過是再簡單不過的事情,對方受傷了,所以他假裝不在乎,
他表現的暴力 權威 控制 威脅 或是越加反抗
墮落 都只是為了 感覺被傷害後的反抗。
或許小孩子的無理取鬧就可以被體諒,為什麼?
什麼時候青少年與成年就這般
失去了 抗議的權利呢?
我認為這類人不是無藥可救,他們受傷了,
代表他們在乎,他們懂得愛,很多時候那些表現的無理取鬧的男孩,可比你懂得愛 來得多。
至於那對夫婦,我從來不覺得有人能“真的”
對別人的感情 評頭論足 的。
撇開那些家人朋友們的關心與玩笑不談,
性,或許是許多人無法接受的話題,
但是我們不可否認有時候良好的感情關係,
也部分建立於,兩人良性的性關係。
而感情生活,根據很多案例,不合的性關係,導致兩人感情的決裂。
男主角同樣受到失去孩子的悲痛, 妻子沉溺於悲傷,故意疏遠別人,把自己孤立,不管是心理與生理都有種被冷漠的感覺。
男人的背叛真的不可原諒?
這部影集,讓我們用的不同的觀點去看事物,
丈夫 妻子 與孩子不同的看法,值得我們深思Think!
本季恐怖的點在於 我們明明知道自己的家庭
逐步崩落 毀壞 ,卻無能為力,
只能等著黑暗逐步逼近。
我覺得許多奇幻與恐怖的故事,
才是真正顯現出我們的生活與社會的問題,
這才是最貼切我們生活所遇到的挫折與恐怖,
憂鬱我們的原因。那些奇幻的想像,
才是我們原始想法中懼怕發生的惡夢或是
內心深處的渴求